1
一般在4月3日或者4月5日左右 ,也就是过后寒食节,固定日期就是在冬至日后的第105天。
寒食节玩中国传统节日,在夏历冬至后105日,清明节前一二日。在寒食节当天禁烟火 ,只吃冷食。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、踏青、秋千 、蹴鞠、牵勾、斗鸡等风俗,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,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。
从春秋时期至今 ,寒食节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 ,故事发生地中国山西将寒食节定为清明前一天,这一天吃冷食 、祭祀、踏青等习俗也一直流传下来并为全国所接受。伴随着岁月的流逝 ,寒食节静静地融入了清明节 ,寒食所代表的人们对忠诚、廉洁、政治清明的赞许 ,是千年如一的。
并不是 。冬至一般在冬月,隔一段时间后才是腊月 。
冬至每年的具体日期可能是不同的,但是,基本上都在12月21日-22日左右,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,每到太阳黄经达到270度的时候,北半球白天时间最短,黑夜时间最长 ,其实 ,冬至节气是所有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,在中国还在使用土圭观测太阳的时候 ,就已经定下来冬至。
冬至节的时候 ,还会吃很多传统食物,有地地区还会蒸馒头 ,吃年糕,打糍粑等等,都是和当地的饮食风俗习惯有关 。其实不管吃什么,大家的初衷都是一样的,都是为了迎接冬至年的到来,庆祝新的一年的来临。
1、祭祀
冬至节亦称冬节 、交冬。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,曾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 ,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,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。
2 、吃水饺
每年农历冬至这天 ,不论贫富,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 。谚云:“十月一 ,冬至到,家家户户吃水饺 。”这种习俗 ,是因纪念“医圣”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。
冬至吃饺子,是不忘“医圣”张仲景“祛寒娇耳汤”之恩。至今南阳仍有“冬至不端饺子碗 ,冻掉耳朵没人管”的民谣